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核心逻辑“风险可控者担责,市场主导计价”,600余处调整重构计价规则,20条关键变化助力企业应对行业洗牌,强化合同管理与数据能力抢占先机。
2024版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》(GB/T50500-2024)的发布,标志着建筑行业计价规则迎来十年最大变革。对比2013版,新标准调整超600处,涉及计价逻辑、风险分配、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。本文精选 20条关键变化 ,结合案例与实操影响,助你快速掌握新规要点!
1. 计价方式从“固定”转向“灵活”
- 旧规:2013版采用固定计价,对市场波动适应性差。
- 新规:引入灵活机制,允许结合现场情况调整工程量,并新增材料价格波动调整条款,缓解市场波动风险。
2. 措施项目鼓励总价计价
- 旧规:措施项目需按施工组织设计按实结算,易引发争议。
- 新规:明确措施项目清单完整性由承包人负责,鼓励总价包干,减少计量纠纷。
3. 总价合同清单缺陷风险由承包人承担
- 新规:总价合同下,工程量清单缺陷视为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,承包人需自行消化风险(除非暂定数量单价项目)。
4. 清单组成调整
-删除“规费”,新增增值税单独列项,税金按《增值税法》计算。
5. 新增“投标报价澄清”机制
- 新规:评标阶段可要求投标人澄清报价合理性、漏项等问题,澄清文件纳入合同。
6. 删除“工程签证”,系统化索赔流程
- 旧规:签证管理松散,易引发结算争议。
- 新规:删除签证条款,将变更、新增工程、索赔分类管理,明确程序与责任。
7. 新增“施工过程结算”条款
- 要求:按节点完成阶段性结算,支付比例≥80%,缓解资金压力。
8. 明确“新增工程”定义
- 新规:新增工程需发包人书面确认,且不属于原合同范围,避免口头指令纠纷。
9. 单独土石方项目新增
- 旧规:土石方分类模糊。
- 新规:新增“单独土石方”章节,明确开挖深度计算规则。
10. 干湿土划分标准细化
- 新规:以地下常水位为界,含水率≥25%视为湿土,计量更精准。
11. 总承包服务费计取规则优化
- 案例:甲供材保管费明确由发包人承担,纳入总承包服务费。
12. 明确“竣工清理”计量规则
- 新规:按结构外围体积计算,避免模糊计量。
13. 工期延长与物价挂钩
- 新规:因发包人原因延期,后续工程按计划与实际进度价高者结算;承包人原因则按低价。
14. 法律法规变化调价机制
- 新增条款:基准日后法规变动导致成本增减,按责任方分担风险,体现情势变更原则。
15. 争议解决多元化
- 新规:引入FIDIC模式的评审、调解、仲裁等多途径,替代原单一监理协调。
16. BIM与数字化应用
- 新增:建筑信息模型(BIM)章节,鼓励在清单编制、计量、结算等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。
17. 深化设计风险承担
- 新增:施工图深化设计差异不调整合同价(除非改变功能或技术标准)。
18. 企业需建立市场价格数据库
- 新规:弱化定额依赖,强调市场价参考,企业需积累成本数据。
19. 合同条款需更严谨
- 案例:总价合同下承包人擅自优化工艺导致亏损,凸显合同风险条款重要性。
20. 造价人员技能升级
- 要求:熟悉市场化计价、索赔管理及法律知识,适应新规复合型需求。